第189章 189: 公屋是个好计划!被触动的鬼-《重生港岛,我,米饭班主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太太呢?”

    林景低头:“两位太太带丽萍小姐去铜锣湾看洋戏了。”

    高要耸耸肩,从龙城回来确实应该去散散心。

    说话间,阿芬急急走来:“老爷,刚刚有个电话打过来,她说她是简礼夫的夫人,准备在下午的时候登门拜访!”

    高要立马吩咐林景:“去把太太找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阿芬,去请一位西厨上门操持,要采购什么你跟着安排。”

    高要晓得简礼夫等人一直吃的西点,虽然说中餐天下第一,但是他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饮食习惯。

    “至于细节这块,你们安排。”

    高要拿着写有邝光明电话的纸条就走进书房,简礼夫他们过来还要时间,当务之急还是招揽人才。

    他想好好夸奖了下桑达士的好朋友精神,而后便直接把电话打给邝光明。

    东南无线电专科学校创办于去年,位置在大南街,当时条件很是简陋,全校师生也就是十来人…

    而这个邝光明毕业于中山大学机电系本科,是绝对的专业人才,老实说,如果让高要去找的话,他一下子还真是无头苍蝇。

    “喂。”

    听这声音,邝光明顶多30出头,高要开门见山:“邝教授,我是高要。”

    那边显然知道高要,当下便啊呀一声:“想不到竟然是高先生当面。”

    高要直接说道:“教授,我认为港岛接下来的电力需求会非常庞大,而电力是工业之母。”

    高要虽然讲的快,吐字却很清晰,他也没有搞什么煽情,而是很直白的说道:“我已经拍下20兆瓦的电机组,拟在九龙设厂,请教授帮我。”

    那边一怔,显然在消化高要的说法。

    邝光明迟疑下说道:“高生,你能打电话给我是看的起我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此事事关体大,我需要考虑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高要又没有让人纳头就拜的本事,挖人才当然要三顾茅庐啦,当下就笑道:“很高兴教授能接我这通电话。”

    他说道:“我以为,我们在港岛这边不能事事都靠洋人,总该自己踩一踩闯一闯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

    挂断电话的高要摩裟下巴,他叫了个人进来吩咐道:“去看看东南无线电专科学校是什么情况。”

    “再打听打听那边一个叫邝光明的人的家庭情况。”

    高要抓出一沓钱递过去:“银纸开路,不要惊动人家。”

    小弟躬身:“知道,老爷。”

    千头万绪啊,高要算下时间,便让灰狗跟哑七看好门口不让任何人进来,他自己则猫进空间。

    一来休息恢复精力,二来么当然是借助这里的时间思考接下里的布局。

    高要认为简礼夫这个政客应该能猜出自己的心思,否则不至于这么快就带简太上门。

    这说明公屋这件事对于简礼夫的触动很大。

    那么现在高要的选择来了,要造什么样的公屋?

    港府一开始其实根本没有盖公屋的想法,其巴不得官地卖的越贵越好,是因为从50年代开始,那些木屋区接二连三的因为管理不善而发生大火。

    最严重的一次是石狭尾大火,所有木屋烧成一片白地,起码有几万人流离失所。

    当时那场大火对于全港上下的触动很大,民意沸沸,倒逼港府不得不成立房屋委员会来抓这个公屋建设。

    第一代公屋是临时为了解决流民的住宿需求才建立的,工程赶的很急,也不会去考虑具体的住宿条件,总归就是让人有个地方住而已。

    根据后世记载,第一代公屋总体成h形,高6层,每层大概有61间标准房间。

    房间的话都是背对背,然后四面外是走廊。

    住宿条件是五口以上家庭的居所为120平方英呎,1月租金为14元港币;小些的单位为86平方英呎,月租金为10元港币。

    然后在两翼的中间是公用的厕所和冲凉房,在每翼的一端是储藏室…

    条件当然不能算有多好,但是肯定好过木屋。

    这是第一代,而第二大的公屋情况就好多了,楼层更高、空间也更合理,而且每家都安排上了厕所跟自来水…

    到底用第一代还是第二代呢?

    高要背着手在空间中走来走去,第一代成本低造的快,第二代成本高造的慢…

    忽的,高要忽的想起后世某些人的提议,如果公屋盖的太好,或许入住的就不是真正需要的人,而是那些有家有业的…

    高要定住脚步,当时很多人都有抨击,说这些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,但是他现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,他忽然发现在当下这个提议竟然是如此的贴切!

    他知道怎么做了!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