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朱厚熜兴匆匆跑到了太仆寺,一见面就嚷嚷:“银子呢?哪去了?” 王岳的心情很低落,对于朱厚熜的热情,王岳实在是提不起兴趣,就像是一个沧桑的老者,面对一个顽童似的。 小孩子,真不懂事! 朱厚熜自然感觉到了低气压,“小富贵,又出什么事情了?” 王岳无奈抬起头,无精打采道:“去岁的时候,王尚书曾经亲帅三千骑兵,深入草原,袭击鞑子后方。” 朱厚熜不知道王岳为什么会提起这事,他沉声道:“王守仁文武全才,以弱胜强,的确难得。当初你推荐王尚书,也是慧眼识人。” “可若是当时有一万骑兵,就能全歼所有入寇蒙古人,若是有十万骑兵,我们就能反攻草原,像当年太宗皇帝一样,五征大漠,把鞑子赶到漠北,大明的边民百姓,再也不用受兵戈之苦!” 朱厚熜高涨的情绪被泼了一盆冷水,他似乎明白了王岳郁闷的原因。 一个朝廷的衙门,敛财无数,坐拥金山银山,的确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。 朱厚熜拉着一把椅子,挨着王岳坐下。 “小富贵,你给我好好说说,这太仆寺到对怎么敛财的?” 王岳点头,众所周知,明朝有严格的户籍制度,其实除了常见的几种之外,就连专门养马的,也被编成了马户。 最多的时候,光是负责养马的人丁就有六十多万,分布大江南北。 按照明初的定制,北方五丁养一匹马,南方是十丁养一匹马。 因此在大明的常备军中,能很容易聚集几万匹,甚至十几万匹战马。 这些马户,马匹,加上各地的草场,构成了太仆寺的核心资产。 在老朱的时候,自然没人敢胡来,到了朱棣登基之后,考虑到灾荒年景,马户可能拿不出战马交差,他就规定,可以按照市价的三分之一折成宝钞。 很显然,这是朱棣对马户的体恤。 就像赋税一样,明明朝廷只是免除了士人的徭役,而且还是正役之外的杂役,但是很快士人就扩大特权,所有徭役都不负担了,然后连田赋也干脆不交了。 自己不交还不够,什么亲朋好友啊,家丁手下啊,甚至半点关系都没有的投献户……悉数都帮着免役免赋。 在马政这块,官员们也觉得从南方调运马匹太费事了,干脆折成银子算了。 本来明军要的是能提升战斗力的战马! 结果到了现在,竟然有八成八的战马折成银子,送到了太仆寺。 不光是南方的马场,就连北方的也是如此。 直接结果就是去年王阳明穷尽禁军之力,也仅仅凑出了三千骑兵。 第(1/3)页